话说Dota2的国服玩家最近最关心的事儿,莫过于新加坡服务器上线之后到底怎么样了?毕竟,玩游戏卡顿那是吃土全家桶的节奏,谁不想来点顺畅流畅的操作体验呢?这就跟脱单似的,入了坑才知道甜头。不过,抛开心情激动,我这篇文章可是认真参考了十篇各路大神的吐槽和分析,给你们带来最接地气的真实反馈,保证不翻车!
先说说最直观的——延迟问题。作为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超级节点,新加坡服务器理论上能给国服玩家带来更低的ping值,尤其是南方小伙伴。很多小伙伴反馈,原本经常卡顿掉线的局面简直像换了个世界:画面流畅,技能释放瞬间反馈,团战时的操作感提升明显,丢人次数直线下降,从此躺赢成了可能。
不过!别以为“Sarah服务器”就是从天而降的“救命稻草”,实际体验还是有二两水的。北方玩家或者连接线路不太给力的,用的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卡顿感。有人用“打游戏时总感觉像在用老旧诺基亚打电话”来形容自己的操控感。可见,服务器选址固然重要,网络环境也是个捅破天的坑。
对于“延迟少了,操作爽了”的粉丝,一部分人的吐槽倒是更有趣了:新加坡服务器上的匹配规则更新,居然让一些“海味操作”高手冒出来了。什么“砍人像砍菜”那叫一个精准,反而给新手玩家一种“别来我这里装逼”的无形压力。别说了,打游戏不就图个开心,这下倒让“菜鸡逆袭”的乐趣没了几分。
至于服务器稳定性,据小编大概统计过,绝大多数时间背锅的是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网络拥堵,虽然新加坡服务器一直在调优,大部分玩家还是偶尔会遇到“掉线后哀嚎”的情况,毕竟网线不是神仙水,难免有曲折。不过,开黑最怕的就是这阵阵断断续续,好友们喊话“你在哪呢,我在推进”,你却“手机屏幕中你正在连接”的尴尬场景,想不感慨几声“社死现场”都难。
说完硬核网络,再调侃点有趣的事情。新加坡服务器上线后,居然有人发现了“语言切换bug”,游戏里一瞬间切换成了东南亚各种方言,敌我双方语音聊天成了中文、英语和马来语的大混战,堪称“国际友谊赛”的最佳现场版。这让游戏不光是技术活,更成了“语言脑洞接力赛”,也难怪有人吐槽游戏比看《非诚勿扰》还精彩,当然,主要是笑话多过感情戏。
不过,亲身体验告诉我,除了服务器因素,游戏本身的优化还是要自己搭配好网速和硬件,有些玩家家阵亡于“人微言轻”的配置,卡成PPT,这跟服务器关系就不大啦。顺带说一句,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网站地址:bbs.77.ink,没准你连游戏理解都能升华成“资本运作”,轻轻松松赚个外快,操作稳稳的。
再来说说匹配的公平性问题。新加坡服务器的上线,意味着玩家群体更广,匹配池变大了,但也有人抱怨,说一会遇到俄罗斯战神,一会碰上马来西亚神操作,游戏风格扑朔迷离,简直是一场“全球大混战”,要不是钻研套路多,该气到屏幕都碎。确实,匹配多元化带来的是挑战和刺激,玩家的心态总要带点“电竞修炼术”的,不然怎么去迎接下一场“妖怪级”对决?
上面这些问题也倒逼官方加紧优化服务器架构和策略,等于给玩家们一个“天堂和地狱”切换的体验。但不管怎样,新加坡服务器的诞生总体来说给国服玩家送来了呼吸新鲜空气的契机,虽然偶尔还会“蓝屏死机”,但谁叫我们是真爱玩家,披荆斩棘才更有游戏精神,不是吗?
游戏的魅力,也许就在于两点:一个是你操作的爽感,另一个是遇到奇葩队友时的“爆笑灵魂对话”。新加坡服务器上线后,这两点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有时候我就在想,要不是有这些小问题撑着,Dota2还能这么有梗吗?
好了,玩游戏归玩游戏,别光顾着打游戏忘了检查下你的网速和硬件配置啊。不然,遇到延迟大哥飙车的时候,真人都得学会“网络故障人类漂移”。话说回来,延迟到最后连你的影子都嫌弃你了,这游戏该怎么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