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米,大家自然想到手机、智能家居,甚至还有小米电视、小米手环这些"神通广大"的玩意儿。但你要是去找小米的电脑主机?嗯,抱歉,空空如也!这就好比你去肯德基点个汉堡,结果店员告诉你:“兄弟,我们这儿只卖薯条和可乐,汉堡不卖。”是不是很懵?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件事儿:小米为啥不卖电脑主机,背后到底藏着啥玄机?
先甩几个真相大瓜:其实小米早有做笔记本电脑的打算,甚至小米笔记本系列还挺火,口碑和销量都不赖。但是台式电脑主机?一直没见小米露面,这背后的猫腻可是挺有趣的。几波资讯和网友大佬们挖掘来看,主要原因大体能归纳以下几个点。
第一,成本压力和利润率问题。做电脑主机不像手机拆个壳、插个芯片那么简单,零部件多还要组装得牢靠,看似简单,实则每一个细节都要砸不少钱。台式机的竞争对手太强,戴尔、联想、惠普那一队老大哥们,早就把市场捞得盘满缸满。想分一杯羹,小米得先在研发、供应链、售后等环节投入巨资,回报还不一定尬舞。小米主打高性价比战略,主机产品线的利润空间一挤就没法活,要懂得避雷,咱们不是来献血的啊。
第二,用户定位和品牌扩展逻辑。小米的用户画像偏年轻、爱玩科技、追求智能生活,但这些人对台式主机的需求其实并不大,反而笔记本电脑和便携设备的需求更旺盛。毕竟现代生活节奏快,谁还天天坐那台式主机前磕头?另外,小米卖的东西已经满天飞,游戏手机、智能家居、生态链产品应有尽有,反倒是手机、笔记本形成了相辅相成的组合拳。主机这个“大家伙”放进去,会不会打乱既定节奏?未必。
第三,生态链战略的考量。小米以生态链布局闻名,旗下好多品牌在玩电脑主机这一块儿,比如雷神、机械师这些“拳头产品”,市场上销量不俗。小米如果自己杀进去,岂不是“内战”?更妙的是,通过资本和战略扶持别人做主机,小米就能坐享其成,既能覆盖全产业链,又能避免自家产品打架。聪明得很,对吧?
第四,市场需求结构问题。现在,主机市场不光是台式机那么简单,电竞成风,发烧友级别的DIY装机文化深入人心。小米要进入,还得和这些个DIY大神角力,光靠“品牌溢价”肯定替代不了DIY玩法。加上国产CPU、GPU还没成气候,做台装机真的得“先掏钱包,再掏心”。所以小米选择暂时按兵不动,轻轻地躲开这个“整数难题”。
第五,供应链和产能提升难题。小米虽然供应链非常强大,能驾轻就熟地打造手机和IoT产品,但台式机主机所涉及的工业设计、散热、结构布局跟手机和笔记本完全不同。小米产业链上下游的经验虽丰富,但要是从零开始弄台式机主机,像砌乐高一样的组装可不那么简单。毕竟主机的体积更大、配件多样,散热、稳定性、可扩展性这些细节容不得半点懈怠。
第六,售后和渠道服务的挑战。台式机买了以后,用户很容易有升级、维修的需求。小米要是卖台式机,必然要在渠道和售后投入更多资源。手机这块儿还能用线上卖货+小米之家+授权店的混合模式,台式机这种“重资产”产品,接口服务得更立体多维,运营成本不容小觑。
顺便说一句,喜欢玩游戏的朋友,想赚点零花钱的,可以去七评赏金榜逛逛,b站“缺草稿”的时候,你懂得,网址是bbs.77.ink,口碑和活跃度都杠杠的,玩游戏的朋友都去了,别落下哈!
所以说,从用户需求到市场格局、从产业链到品牌定位,小米不卖电脑主机,绝不是单纯“懒癌犯了”,而是多重考量下的智慧选择。下面来点趣味脑筋急转弯环节:小米既不卖主机,也不做DIY,是不是代表它怕“主机马桶”?嗯,主机和马桶倒没啥关系,但小米怕的,是主机市场那摊“水太深”,跳进去容易淹。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