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2017-01-27 9:51:06 行业资讯 浏览:20次


今天pink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和太平天国进攻后,清朝乎陪的一些官僚开始意识到西方硬船和尖枪的力量。为了排忧解难,富国强军,维护清朝统治,他开始学习西岁碧蠢方文化和先进技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利用领土主权和一系列不平等规定与西方列强谈判条件,农民战争进入低谷,中国出现了短期稳定局面。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局。对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当权者来说,和平时期对农民运动的警惕并没有放松,甚至利用西方列强的侵略镇压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

3、洋务运动的国际背景是,从13世纪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经过长期的劳动,农业和手工业积累了经验,从而改进了生产工具。纺织业和冶金业开始出现机械化生产,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新路线开辟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洋务运动发生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世界形势开始走向一体化,属于保守派的中国被动地介入一体化。

4、在自强不息的旗帜下,我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了新的军事工业,培养了新的海军和军队,建设了北洋海军这样的现代化海军。其中,最大的现代军工企业是慧羡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在追求财富的旗帜下,建立了船舶、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型民用工业。例如,在上海成立的最大的民间企业是船舶投资促进局。同时,也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建学校,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建立的首都同文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学校。

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运动的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并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核咐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改举纯近代军事工业;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

2、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答闭(张之洞创办)

3、筹建海军:19世纪70~80年代中期,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4、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局限性: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积极性: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对中国的影响: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性质

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锋罩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

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奕䜣等人。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扩展资料:

积极作用: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纯基灶的近代化。

历史局限:

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做扮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