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pink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唐玄宗是谁的儿子李隆基是谁的儿子,他和李显是什么关系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唐中宗李显是李旦的哥哥,李隆基是李显的侄子。
2、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羡梁闹德妃。
3、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祖籍陇西成纪,662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4、唐中宗兄罩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5、扩展资料
6、李显与李隆基的皇位更替:
7、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使武则天退位,并扶立太子李显为帝。李显复辟后,感激于弟弟李旦当年让位的“义举”,便加封他为安国相王,又想立他为皇太弟。
8、然而李旦深知韦皇后、安乐公主权力欲极重,根本容不得自己占据高位,于是便婉拒中宗好意,躲在家中静观时局。
9、韦皇后、安乐公主在中宗朝干预朝政,公然卖官鬻爵、迫害异己,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10、不仅如此,韦氏大权在握后,竟又做起女皇的美梦来,为此不惜联合女儿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幼儿李重茂为帝,自己垂帘听政。
正当天下静待“武则渣镇天二号”产生之际,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即“千古一帝”唐玄宗)与姑妈太平公主联合发难,捕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并扶立李旦重新登基,时在景云元年(710年)。
睿宗第二次在位期间,妹妹太平公主把持朝政,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
李旦性格柔顺、优柔寡断,本来就不是个做皇帝的料,如今见妹妹与儿子势若水火,心中忧虑不已,索性在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借口彗星出现,将皇位让给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隆基
李隆基是李世民的曾孙。
李世民是李隆基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晋王李治,即唐高宗;唐高宗嫡四子李旦为唐睿宗;唐睿宗是唐明皇李隆基之父,所以李世民是李隆基的曾祖父。
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幼子,而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所以,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
扩展资料
1、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宝兄源猛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2、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裂则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羡桥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参考资料:李隆基-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李世民-百度百科
唐玄宗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公历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此时正是唐朝宫闱多事之秋。在他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则纳亏天与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
睿宗名为大唐国主,年富力强,却只能居于别殿,不许听政。而武则天年逾花甲,仍临朝称制,军国政事由她专断。武则天在镇压徐敬业的扬州叛乱之后,兴告密之风,冤狱迭起,唐宗室及朝臣中的反对派不少人受到迫害。史称“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垂拱三年(687年渣皮)闰七月丁卯,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楚王。永昌年间(689年),武则天命令李隆基过继予李弘为子,继其香火。载初二年(690年),李隆基五岁时,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天授二年(691年)初,年仅七岁的楚王李隆基开始出阁,建置官属。这年八月,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武则天知道后,杀死二人,并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再次入阁,“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洞梁神”。
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仿核,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垂拱元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
唐隆元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肆大枝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李隆基在位时期的为政举措: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李隆基裂敏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
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而在选拔人材方面,李隆基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01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孙子。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玄宗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态搏唐中宗去世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弊闭运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随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上皇位,他也因此事被封为太子。后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登基后,将太平公主赐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但是在租梁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他在位后期,随着年龄的上升,盛世的太平让唐玄宗的仁政开始褪色,他宠信奸臣,荒淫无度,宠爱杨贵妃,政治腐败,出现了历史上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败。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
人物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裂迹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多才肆哗并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初封殷墟王,领冀州大都督芦搭。他一生两度登基,三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庙号唐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