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昂昂溪二手房齐齐哈尔有啥好玩的地方

2017-08-13 0:11:34 行业资讯 浏览:16次


今天pink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昂昂溪二手房齐齐哈尔有啥好玩的地方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齐齐哈尔可以游玩的地方主要有:扎龙自然保护区,昂昂西古文化遗址,金长城遗址,明月岛,龙沙公园(望江楼),关帝庙、寿公祠、大乘寺、黑龙江将军府,黑龙江督军署古建筑,劳动湖,和平广场等。

2、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3、1.扎龙自然保护氏唯区即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乌裕尔河下游齐齐哈尔市及富裕、林甸、杜蒙、泰来

5、县交界地域,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乌裕尔河下游流域一大片永久性季

6、节性淡水沼泽地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湿地的周围是草地、农田和人工鱼塘,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扎龙自然保护区中的“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长8公里,宽9公里,面积1550公顷。游玩最好季节是夏季。

7、2.昂昂溪古文化遗址(AngangxiAncientCulturalRelics)

8、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由39处遗址、遗物点组成。昂昂溪遗址博物馆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与之相伴生的是洼地、沼泽和湖泊。这些遗址留下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1928年,一名俄国铁路员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车站南1.5公里处进行4天考占发掘灶首,出土大量小型压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发表44页近7万字的大型考占发掘报告《昂昂溪史前遗址》。“昂昂溪文化”被载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国名胜辞典》。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对此都有高度评价。1988年,昂昂溪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歼辩培保护单位,列入国家文物局“八五”保护规划之中。

9、3.金长城(金东北路壕界边堡)

齐齐哈尔哪有房价便宜的

齐齐哈尔最便宜的房子在昂昂溪一千多,但上班都不怎么方便,太远了。市区的房子均价都在3千多。南苑开发区相对便宜一些,公交也方便一点。糖厂的房子也不贵,就是公交有点少,只有两趟公交。不过想劳动湖南扩后应该会多一些。买房子还要看楼凯段芦龄啊!楼层等盯带一些综燃闭合因素才能定位房价。多走走看看吧!

黑龙江的远古历史遗址有多少

一、阎家岗遗址

阎家岗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位于哈尔滨西南25公里,松花江支流运粮河北岸。经考古发掘,出土古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石制品9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均为人工打击而成;人工打击的碎骨43件,骨器7件;还出土两个古营地遗址,相距40米,分别用300和500多块兽骨,包括披毛犀、大角鹿、野牛、野马的头骨和肢骨垒砌而成;还发现烧骨、炭屑和粪便化石。经碳-14测定,这些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在这里活动的早期先民,已能构筑营地,并猎捕大批野兽,说明狩猎技术有了进步。

二、新开流遗址

新开流遗址在密山县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发掘28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说明当时人们是以渔猎为生,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测定和树轮校正,距今年代为6080±300年。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本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1981年新开流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昂昂溪遗址

昂昂溪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以西6公里五福火车站南端的沙丘上。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此发掘,以后多次发掘,从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用于渔猎敬棚的压制石器和骨器。在男性墓中,随葬的有骨枪头、骨鱼镖、骨刀梗,说明男子狩猎、捕鱼;女性墓中随葬品有凹底石镞、切割器等,说明女人不但从事家务劳动,也从事狩猎。出土的陶器中,有灰褐泥质陶、灰泥质陶、黄褐泥质陶3个陶系。石器工具的制作,可分为压制、打销稿衫制、磨制3种。以压制石器占绝大多数。器形细小,工艺精湛,特别是石镞代表了压制石器制作的最高水平。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5000-6000年。这个遗址对研究黑龙江省石器时代文化及东北地区远古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莺歌岭遗址

莺歌岭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宁安县镜泊乡学园村西南1.5公里处,南距南湖头屯2公里。岭的西、北、东三面伸入湖中,形成半岛,遗址就在半岛之上。遗址的地层堆集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发现居住址两处,均半地穴式建筑。下层的两处居住址,长方式,长6米左右,宽3米左右,深3米多,靠墙有柱洞,室中有灶坑,灶边围以石墙。其中一室内,有一大石,下压一个狍子头骨,大石与灶坑之间,整齐地排列着5个狍子和猪的头骨。室内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为罐、碗、盅、纺轮,陶塑有猪、狗等;石器主要是锄、斧、网坠;骨器有骨针、锥、鹿角锄。上层居住址,也为长方形,深约70厘米。因遭破坏,看不出长度和宽度。穴壁内筑有石墙,其间填以黄土。靠墙处有柱洞。居址内出土物较少,附近有一灰坑,出土物较多。陶器火候较高,陶质较硬,部分表面磨光,以罐类为多,也有碗、杯、盅,陶塑动物有猪、狗和熊,造型逼真,姿态各异。石器以打制、磨制为主,有石斧、有肩石锄、束腰石锄和石锛、茅、镞及长刮器、短刮器、石片刮器。骨器有针、锥、簪、匕首,还有牙刀、牙锥、蚌刀和桦树皮器。莺歌岭下层文化类型是已知牡丹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对上层出土物经碳-14测定,为距今3025±90年,应在商周之际。下层当较上层更早,应在商代初期。

五、白金堡遗址

白金堡遗址属青铜时代遗址,位于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南临嫩江0.5公里,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流处15公里。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3处,窖穴(灰坑)40多处,陶窖1处,出土大量陶器及石、骨、蚌亏腔器等。房址为园角长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为4.4×8或4×4米。有门道,呈斜坡形,长1.3米,宽1米。地面经过夯打,厚约5厘米。室中正中有灶坑,椭园形。有柱洞,木柱当是支撑屋顶的支柱。室内西北侧有土台,可能用于放置生活用品。西侧有窖穴,有园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少不小,可能是放置粮食、果品的。灰沟(防护沟)很长,东西向呈半园形,宽深各1米,沟壁斜直,用于防护和守卫,是白金堡文化重要遗迹之一。出土陶器1000余件,有鬲、罐、钵、壶、盆、碗、杯、网坠等。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坚硬,色泽纯正。从房址的建筑看,当地先民已过着安定生活;从蚌刀、蚌镰的出土看,已有了早期的农业;精致的骨鱼镖和土层中大量鱼骨的堆集,说明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陶器上动物纹(羊纹、鹿纹、骆驼纹)的出现,反映了畜牧业也有了发展。遗址的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下层时间较早,相当于商代末期,上层时间较晚,相当于西周末年。经碳-14测定,距今分别为3260±70及2900±100年。

白金堡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遣存。对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学术界认为这里的先民已进入文明时期。1981年白金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凤林古城遗址

凤林古城属铁器时代遗址。位于三江平原的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300米处。8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在以友谊农场为中心的1888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魏时期古城、古居址181处,其中古城62处,古居住址119处。这些古城和居址中,最有特色、最完好、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占地约100万平方米的凤林乡古城。与宝清县炮台山古城堡隔七星河相望,居民称为"对面城"。古城有内外9城,第六城位居中心,呈正方形,东墙长116米,南墙长112米,西墙长124米,北墙长119米。墙残高2-4米。城四角有角楼址,4个马面设在每面墙中部。角楼、马面向墙外伸出5-10米不等。城外护城河深3-4米,宽16-18米。城墙为夯土板筑,很坚固。六号城较各城面积大,城墙高,可能为部落首领住所。各城的内外都有许多半地穴式居址,深1米,长5-10米,宽3-5米,出土有陶罐、陶碗和双耳铜鹮、小铜钟、铁箭头,还有玉器、玛瑙等饰物。从各城的布局看,当时的居民约有数万,已结束了游牧,进入定居,农业、养畜业、制陶业和纺织业都达到一定水平,在组织上也初具国家的雏形。经考证,居民为满族的祖先挹娄人。

凤林古城的发现,彻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这一说法,对研究满族历史、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又由于此城巨大而结构复杂,对研究黑龙江古城的类型提供了新的例证。

鹤城的资料,急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中西部松嫩平原,紧邻黑河市,达斡尔语中的齐齐哈尔意为“天然牧场”,是黑龙江省西部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现已发展成为新兴的旅游城市。

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26公里处,因此,这里又被誉为“鹤的故乡”。

概况介绍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歼散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辖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齐齐哈尔是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东与本氏逗氏省绥化地区、南与吉林省白城地区、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北与本省黑河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距绥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尔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

齐齐哈尔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674年清政府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1683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1684年于齐齐哈尔设火器营。1691年齐齐哈尔建城。1698、1699年黑龙江的副都统和将军先后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1895年在齐齐哈尔设黑水厅。1907年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省会。1936年齐齐哈尔实行市制。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先后为嫩江省、黑嫩省、黑龙江省的省会,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改为省辖市。

面积:42,469平方公里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

土地资源1998年底,齐齐哈尔市拥有耕地面积2602万亩,草原面积1145万亩,林地面积560万亩,水域、苇塘面积275万亩,荒地195万亩。

齐齐哈尔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含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黑钙土、碳酸盐黑钙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层状草甸土)、沼泽土(含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盐化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含草甸黑钙土型砂土、黑钙土型砂土)。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林木资源1998年,齐齐哈尔市林业用地面积68.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41.5万公顷,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共41.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6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1.7%。

水利资源齐齐哈尔市主要江河有嫩江、诺敏河、雅鲁河、罕达罕河、乌裕尔河、音河等170余条,有湖泡800余个。齐齐哈尔市入境水总量丰沛。齐齐哈尔市地下水含水层15个。在平原潜水分布区,含水层调蓄能力强,补给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江河天然水质好,地下水一般可满足饮用水要求。

矿产资源齐齐哈尔市的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已发现的矿产分为5大类47个品种,其中,非金属矿藏有4大类(石、砂、土、灰)19个品种,总储量为139亿立方米,储量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麦饭石、玄武岩、花岗岩、硅藻土、膨润土等。市区附近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燃气等资源。

行政区划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碾子山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甘南县、龙江县、克山县、克东县、依安县、拜泉县、泰来县、富裕县、讷河市。总面积为42,46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310平方公里)

鹤城特产

依安县中国白鹅之乡

从1991年至今,全县大鹅年存栏已达400多万只。天鹅集团生产的“依鹅”牌白条鹅和熟鹅制品等3个品牌指掘的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其产品热销大江南北,并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国。

讷河市中国马铃薯之乡

讷河市是全国马铃薯和脱毒种薯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83万亩左右,马铃薯总产可达150万吨。其产品港进粉丝、鲁民粉条、双泉牌精制粉皮等远销北京、广州及日本、美国市场。

碾子山区中国麦饭石之乡

碾子山区的“麦饭石”资源储量达1.4亿立方米,因其含硒、锌、磷、铂、钙等20多种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市场看好,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饮具、酒具等器皿类和床垫、颗粒肥、粉末等远销日本、韩国、香港、澳大利亚。

泰来县中国绿豆之乡

泰来县在嫩江下游,是国家生态示范县。所产绿豆含24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素,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补益元气和护肝养胃等保健作用。其产品销往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并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

泰来县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

泰来县的“四粒红”花生果皮洁白,果仁一致,含油量高,适宜生食、蒸煮、烘烤、腌制、榨油等各种加工,所产花生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可以减少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积聚量,从而保持血管柔软、延缓硬化。

龙江县中国肉羊之乡

龙江县,全国细毛羊生产基地。目前,全国发展养羊专业村屯53个,建成畜牧小区20个,养殖一条街143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1000户,年出栏肉羊10多万只。

克东县中国腐乳之乡

克东腐乳始源于1915年,以其独一无二的工艺、举世无双的品味被消费者誉为“神州美食”、“食林奇珍”。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韩国、日本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甘南县中国向日葵之乡

2002年,甘南县种植向日葵80万亩,品种选用甘葵二号,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产量高、籽粒大、病害轻、无分枝。

拜泉县中国黄肉牛之乡

拜泉每年黄肉牛的饲养量都在20万头左右。良种肉牛品质好,体形大,生长快,周期短,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黄肉牛之乡”。去年。拜泉的黄肉牛饲养量达18.5万头。黄肉牛深加工绿色食品远销俄罗斯、香港、北京、天津、河北等国家和地区。

气候特点

齐齐哈尔市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处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地区,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区,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北与黑河、大兴安岭接壤,土地总面积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间。

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齐齐哈尔南部属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中部属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齐齐哈尔市年平均气温在0.7至4.2摄氏度之间,南北相差摄氏3.5度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时数在2600至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

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间,生长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齐齐哈尔市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辐射充裕,雨热同季,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旱、涝、低温、早霜、风等,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际间、地域上差异较大。

名胜古迹

大乘寺(MahayanaTemple)原名大佛寺,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占地4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门、配殿、正殿、前殿、后殿组成。正殿周围有7座配殿,配殿为抖拱式建筑,屋顶由彩色琉璃瓦铺成,均高4米,宽3.3米。长8.3米,各5间。7座配殿与山门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与山门之间由涂红砖墙连接。距山门26.3米的中轴线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宽均4.6米,长12米,各5间,中三间连贯为一。供奉弥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为阿弥陀佛,右为燃灯佛。东单间供奉观世音菩萨,西单间供奉地藏王菩萨。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轴线上是大雄宝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体建筑,高4.8米,宽8.3米长12米,各五间。屋脊上雕有背驮1.5米高宝塔的麒麟,排檐下为各种珍奇动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隔扉后为坐南面北的观世音菩萨。东单间供奉太上老君,西单间供奉孔圣人。距大雄宝殿18.3米的中轴线上是藏经楼(后殿),两层,每层高4米,各五5间。楼下中室供诵经用。距藏经楼18.3米的中轴线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罗汉堂和全市最高观世音(高8米)供奉殿。

卜奎清真寺(PukuiMuslimTemple)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早于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之说。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位于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清真寺胡同。清真寺从初建时的几间草房,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了目前这座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伊斯兰宗教建筑。该寺分东、西两寺,布局相似,均为砖木结构的精美的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由大殿、拜殿、窑殿、拱廓组成。两个大殿可容纳450人朝拜。其中东寺窑殿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筑,顶部有莲花、葫芦、新月组成的镀金宝顶,金光闪耀,堪称一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真寺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助学的社会团体,为此,光绪皇帝御批赐于该寺“急公好义”匾额一方。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卜奎清真寺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古朴雄浑的气质,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穆斯林和各界人士前来瞻仰朝拜。这里也成为广大穆斯林欢度传统节日“尔代节”的场所。卜奎清真寺在发展民族宗教事业、加强国际交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卜奎清真寺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江楼(River-watchingPavilion)始建于1908年,位于龙沙公园劳动湖东畔的假山上。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思泛舟江湖,以谋临流之胜”,两次邀请张朝墉设计改建仓西公园(今龙沙公园),在南墙外,凿沟引人嫩江,在沟西侧覆土为边山,在山顶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边绿树成荫。1930年将草亭改建为砖木结构亭。南北宽、东西窄,楼高25米,占地约220平方米。1950年和1979年进行了两次修缮,增修了石阶、石墙、石梯、屏风等。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先后光临齐齐哈尔市,到望江楼观光赏景。1964年7月21日,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刘伯承副委员长来齐齐哈尔市视察,游览了龙沙公园。登楼远眺,神清气爽,嫩江水碧波荡漾,齐齐哈尔风光尽收眼底,朱老总即兴挥毫题写了“望江楼”三个大字,后将其制成黑底金字的长匾悬挂于飞檐之下,故改称为“望江楼”。1987年,望江楼被齐齐哈尔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TempleOfGuanYu),又称武庙、老爷庙、关公庙。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该庙位于龙沙人字画(现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齐齐哈尔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庙,并将“关帝庙”正式更名为“关公庙”。整修后的关公庙为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组成的四进式建筑。山门三间,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称灵官殿,殿内供奉护庙之神王灵官。殿前两侧为高8.5米钟鼓楼,上下两层,四角飞檐,楼顶上饰1米多高的葫芦,反映出道教的独特风格。正殿又称“忠义恒天”殿,高10米,三铺顶,殿堂中央为3尊高大塑像,关羽居中,周仓和关平分列左右;墙上绘有以关公传奇故事为题材的重彩壁画。后殿为老君殿,供奉道教创始人老子。1980年,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公祠(TempleOfMartialShoushan)即寿山将军祠。建于1926年,位于龙沙公园劳动湖南岸土岗卜。袁寿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后裔。甲午战争中,寿山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龙汀将军,驻齐齐哈尔。同年8月,沙俄军队逼近齐齐哈尔,并撕毁和平城协议,发动突然袭击。寿山拒绝诱降,并坚守“军覆则死”的诺言,自卧棺中,命从人枪击,壮烈殉国。后官府为彰其忠烈,修祠以纪之。寿公祠为一座青砖灰瓦二进式祠堂建筑,由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共12间殿堂组成。前殿(亦称将军殿)和后殿(俗称三代殿)建筑形式相同,均为3间单檐硬山顶式建筑。前殿有寿山画像、部分遗物及生平事迹介绍;后殿原有寿山父亲富明阿(吉林将军)画像(现已遗失),今塑有一尊高2.4米的寿山将军金身泥质塑像。1986年寿公祠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将军府(HeilongjiangMartial'sMansion)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黑龙江将军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华西路6号,即今市第二医院东邻。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兴建。相传乾隆年间,皇帝西巡,将军府作为备用行宫,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形成3层院落、4栋青砖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齐备的建筑群。将军府作为古代黑龙江的第一官邸,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从康熙时的萨布素在卜奎古城开衙建府,到光绪末年寿山将军在府内自尽殉国,历经清代8个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龙江将军中,只有少数几位将军不曾在此居住过。庚子之役(1900年)后,将军府被侵华的沙俄占领达7年之久。清末改黑龙江为行省后,将军府一直是地方军政的办公要地。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20世纪末,将军府古建筑已破败不堪。2000年,市政府将此重要遗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岛。移建的将军府占地6000平方米,不仅再现了原有建筑风貌,而且布有将军府历史文化陈列。昔日的将军府,作为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进一步传承着历史文明,续写着新的辉煌。

黑龙江督军署古建筑(HeilongjiangilitaryGovernor'sMansion)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齐齐哈尔市区卜奎大街北段东侧,市博物馆北邻,现存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和一组“凹”字形的三栋平房,房屋前后二进,恢弘高大,全部为青砖素瓦,是绝无仅有的弥足珍贵的晚清建筑。督军署营建于清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任期,完成于周树模任黑龙江巡抚之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清末、民国、伪满直至解放初期,这里都曾是黑龙江省的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督军署建成之时,也正是政权更迭频繁之际,军阀拥兵割据,战乱连年,先后有宋小濂、朱庆澜、毕桂芳、鲍贵卿、孙烈臣、吴俊生、万福麟、马占山等在此办公;解放后这里曾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现在,这所重要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很好的保护,经过修缮清理后已成为齐齐哈尔博物馆的组成部分。

昂昂溪古文化遗址(AngangxiAncientCulturalRelics)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由39处遗址、遗物点组成,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与之相伴生的是洼地、沼泽和湖泊。这些遗址留下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1928年,一名俄国铁路员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车站南1.5公里处进行4天考占发掘,出土大量小型压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发表44页近7万字的大型考占发掘报告《昂昂溪史前遗址》,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广泛分布的这种以细小压琢石器为主的原始文化类型被称为“昂昂溪文化”,在中同和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载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国名胜辞典》。昂昂溪遗址成为中同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对此都有高度评价。解放后,各级政府多次组织对该遗址的科学性及抢救性的发掘,获得较丰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文物局“八五”保护规划之中。

金长城(金东北路壕界边堡)(jinDynastyGreatWall[JinDynastyNortheastRoadBorderWallRelics])齐齐哈尔市境内有金代所修长城206.15公里,经行于齐齐哈尔市的甘南县、碾子山区和龙江县。金长城是公元12~13世纪以女真人为主体,驱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从东北的嫩江之滨到西南的黄河河套,是一段长达4千多公里的军事防御工事。工:程分东北、西北,西南三路。齐齐哈尔段金长城属于东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长城最早的一段。金廷为了巩固新领土,保卫金都上京,也为了继续扩大战果防止北部骚扰,决定派大将婆卢火于天辅五年,即公元1i21年开始治边修长城。史称婆卢火治边有功,屡受嘉奖,最后殉职于这条长城线上。齐齐哈尔段金长城主墙高大完整。护城外附马面,上置戍楼。墙面有驰道,可供车马通行。墙外有护壕,以护主墙。根据需要往往在主墙外修有不连贯的第二、第三道墙壕,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在墙内侧有屯驻军兵的戍军堡。因此齐齐哈尔段金长城工程配套、结构合理。又因元代以后长期荒芜、人迹罕至而保存较好,现状可观。因铁路滨洲线、牙林线,公路碾北线及雅鲁河水道均由金长城处通过,碾子山区段的金长城,当是参观、游览的最佳处。

纪念建筑

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QiqiharCityCCPAdministrationCenter)

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坐落在嫩江东岸,是一座智能化、现代化的环保型办公楼宇,也是鹤城新的标志性景观。

党政办公中心是在市委、市政府原办公地址异地置换而重新建设的,充分体现了齐齐哈尔市“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大开发、大发展的战略思想。办公中心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1公顷,由高低错落的五座楼宇组成。其中主楼楼高81.8米,地上20层,地下1层。外观庄严、宏伟、大气,内部环境简洁、俭朴、大方。内设直燃机锅炉中央空调系统及14个智能化管理系统,适应了现代化办公的需要。

市党政办公中心2001年10月奠基开工,2003年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4月21日党政机关各部门乔迁,5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所属的69个单位和部门,近2000人集中在中心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办事人员。齐齐哈尔巾党政办公中心的建成及运转,带动厂沿江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心市区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鹤城的新亮点。

中环广场(ZhonghuanSquare)

中环广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中心广场西侧,2002年10月底竣丁,2003年4月18口开业运营。

中环广场是原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的置换建设项日,是齐齐哈尔市2002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形象工程,对改变建城三百多年来的城市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广场占地4.6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设计采用江南亭园式街景与北方建筑特征的完美结合,以一个自径50多米的花园为中心,呈弧线形布局。中环广场分为四个部分:A座为品牌专卖区、休闲服饰一条街、黄金珠宝一条街、啤酒街;B座为黑天鹅家电城;c座为精品服饰城、布艺城;D座为绿色食品、工艺美术、图书、音像、餐饮城。广场的西南、西北角为两幢高层写字楼。此外,这里还有大型超市、银行和公寓式办公楼。整个广场构成高低错落,动静相宜,楼台与绿地相得益彰,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是一个集商贸、金融、办公、公寓、花园及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高层次、高水准、大容量、人性化的多功能社区。

齐齐哈尔嫩江公路大桥(QiqiharNenjiangHighwayBridge)

齐齐哈尔嫩汁公路大桥坐落于齐齐哈尔市区西北部,是齐齐哈尔市与西北部各市、县、区的重要交通要道。不仅是连接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经济的重要桥梁,还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黑河、绥芬河、珲春和满洲里4个沿边口岸的交通枢纽,也是横贯欧亚大陆,东起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西至满洲里市的301国道跨越嫩江的特大桥梁之一、1991年国家批准立项,1995年9月20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633.7米,其中东江桥长1056.88米,西江桥长576.82米,桥宽17米,引道工程6.416公里。

宏伟的嫩江公路大桥,就像一条彩虹横跨嫩江。每当夜幕降临之际,桥灯齐放,犹如金色的巨龙横卧在嫩江之上。桥头雕塑“鹤鸣”,象征着齐齐哈尔经济的腾飞和繁荣。

国脉大厦(GuoMaiHotel)

国脉大厦是集餐饮、住宿、办公、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对外服务的适于旅游观光型的四星级酒店。于1997年5月动工,2001年9月交付使用。位于齐齐哈尔市商业中心区的繁华地段龙华路中段,交通顺畅,购物方便,商贸环境十分优越。大厦主体建筑呈圆弧形,地上2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有包括总统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标准客房和商务用房在内的客房266间,床位468张,总客容量为470人。大厦设各类餐厅5个,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就餐。可承办各种规格的中西式宴会和酒会。还有自酿啤酒设备,提供自酿鲜啤。独具特色的28层旋转餐厅的空中平台,可俯瞰全市街景,餐饮观光相得益彰。大厦还有健身、娱乐、洗浴等设施和能满足不同类型的会议需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其中还配有同声传译系统。大厦的总服务台、商务中心、商场、酒吧、茶吧、停车场等,可为中外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世纪广场(CenturialSquare)

碾子山世纪广场位于城区中部,为区委、区政府与华安厂联手,历时两载,取用本地8种石材建成的5万余平方米的休闲广播,其中花岗岩巨鼎,麦饭石币道皆为世界之最。

花岗岩世纪宝鼎,连基高17.7米,鼎高5米,直径4.5米,重50吨,其大气雄伟,极寓安泰之意。鼎卜碑身隶书“世纪宝鼎”鼎铭,祥和稳重,古气照人;左侧及后身分题“联手擎宝鼎,同心铸千碑”与“区厂一家人,相依共生存,联手同发展,造福为人民”,一联一诗,表明华安厂与地方政府携手并进的共同心声。基座四围,30头石狮形态各异,似颂一方盛世升平;阶侧蛟龙并驾,兆示经济腾飞之势。

广场地面大部分由10万多块花岗岩加丁砌就,象征着10万多民众鼎力同心。86米长麦饭石世纪甬道,山2002块麦饭石整块与6个十块铺成,寓意着公元2002年6月28日落成,又彰显着“麦饭石之乡”资源之丰厚。

中心建筑北侧设置70米长文化长廊,期以记载名人墨客生命之轨迹。长廊下3米宽河流石按摩小径,应民便民,日现健身功用。四周华灯错落,精巧别致,风景凭添。

世纪广场已成为碾子山区新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集会、活动的重要场

鹤城史志

早在一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齐齐哈尔这块黑土地上。他们沿嫩江两岸而居,以渔猎为生。

齐齐哈尔市区辖境,夏商周时期属索离国;秦汉时为夫余国属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和豆莫篓;隋唐时期属室韦都督府管辖;

辽代属上京路、东京路;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的开元路和水达达路;明朝先归属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属奴儿干都司。

清初,齐齐哈尔地区属盛京内务府管辖,不久归属宁古塔将军。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属黑龙江将军管辖。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设卜奎驿站,逐步成为黑龙江西部地区诸驿站的中心,并发展为村落。

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廷准奏在卜奎站建齐齐哈尔城,并授索伦总管玛布岱副都统衔,掌管建城事宜。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住齐齐哈尔城。直至清末,黑龙江将军衙门与齐齐哈尔副都统衙门合署管辖齐齐哈尔。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省城设黑龙江分巡道极其所属的黑水厅,管辖齐齐哈尔。次年,裁撤齐齐哈尔副都统。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废黑龙江将军,建黑龙江行省,将黑水厅改为龙江府,齐齐哈尔由省垣巡警局和龙江府管辖。

民国时期,1924年,成立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齐齐哈尔市事宜。

1929年,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改组为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及商埠界内市政诸事,直隶于黑龙江省政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齐齐哈尔,设置伪满龙江省,齐齐哈尔仍为省城。

1936年,建立伪齐齐哈尔市公署,隶属伪满龙江省公署。此为齐齐哈尔设市之始。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成立民主政权齐齐哈尔市政府,隶属嫩江省。

1947至此1949年,先后隶属黑龙江嫩江联合省、黑龙江省。

1954年,黑龙江省会由齐齐哈尔市迁往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始为省辖市。

1958年,齐齐哈尔市划归嫩江专区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嫩江专区撤销,其所辖各县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始行市管县体制,齐齐哈尔市复为省辖市。

1961年,恢复嫩江地区专员公署,齐齐哈尔市及所辖各县归其管辖。

1964年,齐齐哈尔市再次改为省辖市。

1967年,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撤销,成立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

1980年,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1985年,嫩江地区行政公署与齐齐哈尔市合并,再次实行市管县体制,齐齐哈尔市仍为省辖市。

齐齐哈尔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推荐以下景区:

扎龙;

龙沙公园;

明月岛;

大乘寺;

蛇洞山;

昂昂溪遗址;

齐齐哈尔森林公园。

简介蠢肆:

1.扎龙:

中国著名烂游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东南三十公里处,总面积二十一万公顷。区内地势低洼,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泡星罗棋布,是适于水禽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二百九十六种。

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闻名于世,世界有十五种鹤,我国有九种,而扎龙可见六种(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灰鹤、白头鹤),因此,齐齐哈尔有“鹤乡”之美称。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北国江南,风光优美。

2.龙沙公园

位于湖滨饭店旁的龙沙公园,是黑龙江最大的公园。园内设文化游览区,有藏书楼、望江楼、关帝庙、寿公祠、澄江阁游览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曲桥、拱桥逶迤贯通,亭台楼榭点缀其间。动物展出区,有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棕熊、驼鹿和丹顶鹤等上百种禽兽。游艺娱乐区,有电动宇宙飞船,升降式飞机和大型综合娱乐厅等。花卉观赏区,有花卉140多种。文化游览区的望江楼、寿公祠尤为壮观。

3.明月岛风景区

明月岛风景区是黑龙江省内的一座著名公园,知名度仅次于太阳岛。两岛南北遥相呼应相成一对美丽的“姐妹岛”。热闹的太阳岛,幽雅恬静的明月岛;太阳岛富含现代气息,明月岛则更显古朴典雅,两岛各具特带历轿色,各有情趣,相映成辉。明月岛为碧波所环抱,面积很大,登临岛上有天高地阔之感觉,心情也随之超然物外。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